LANCET:SARS病人的肺部病理改變
文章來源: Lancet 2003, Ma 發布日期:2003-06-07
SARS病人肺內可見透明膜形成和肺泡細胞脫落及巨細胞形成
SARS病人的肺部病理改變因疾病分期不同而異,香港大學的Nicholls等報告,巨噬細胞出現和噬血細胞現象提示,對促炎細胞因子的過多誘生,用類固醇可能有效。
SARS是新的波及全球的傳染性疾病。該病為一種新的冠狀病毒所致,但對其發病機制仍然不清。香港中文大學的研究人員對6例2~3月份死于SARS的病人標本進行了研究。他們對其中1例病人進行了開放肺活檢,并對組織學標本進行了組織學和病毒學分析。僅1例做了全尸檢。通過RT-PCR和血清學分析以尋找SARS相關冠狀病毒和人偏肺病毒的感染證據。病理標本是以光鏡和電鏡及免疫組化檢查的。
結果顯示,所有6例病人的血清學證據均顯示近期感染了SARS冠狀病毒。肺泡彌漫性損害常見,但并非絕對。形態學改變確認有支氣管上皮脫落、纖毛喪失、鱗狀上皮化生。1例病人表現為繼發細菌性肺炎。4例病人可見一種巨細胞浸潤,在肺泡和肺間質巨噬細胞數量顯著增加,2例病人表現為噬血細胞現象,肺泡細胞質內出現了雙嗜性的顆粒并且呈巨細胞化,研究人員認為細胞質核粒雙染現象是由于病毒在高爾基器內裝配所致。全尸檢病人見脾臟白髓萎縮。電鏡顯示,在上皮細胞胞質中病毒顆粒符合冠狀病毒。即使在用利巴韋林的病人中,肺部仍顯示有SARS病毒感染的證據。該研究結果支持尋找更有希望的抗病毒藥是治療該病應優先考慮的問題。
該研究提示,SARS發病上皮細胞增殖和肺巨噬細胞增多相關。噬血細胞現象支持細胞因子失調可能部分說明導致該病的嚴重性。該病的病例定義應該考慮到相關的肺病理學改變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