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著名小區受輻射籠罩 業主多怪病纏身
文章來源: 人民網-京華時報 發布日期:2003-09-02
“法國的楓丹白露。北京的東邊也有一片這樣的樹林,這里有生活,有藝術,有美,唯獨沒有壓力。”兩年前,東潤楓景的一個樓盤廣告使東潤楓景名滿京城。然而,一部分業主花費巨資歡天喜地住進東潤楓景之后,卻感受到了一種“怪病”的壓力———失眠、脫發、乏力、白血球下降。業主稱,今年6月,謎底終于揭開,“怪病”是小區附近電臺發射塔電磁波輻射所致。
怪病頻臨:失眠、乏力、記憶力衰退
禁不住廣告的“誘惑”,徐先生花近百萬元的積蓄購置了一套150平米的商品房。2001年底,徐先生成為這座位于京城東北角、酒仙橋南十里居的東潤楓景的一期業主。
令他和其他業主無法預料的是,喬遷新居后的喜悅尚未退去,接踵而至的竟是全家的不安與恐懼。“入住不久,就感覺精神不振,渾身乏力,晚上經常失眠。更可怕的是孩子的記憶力下降……”徐先生說,當初很迷惑,但并不知道原因何在。
徐先生的遭遇并非個例。
“去年8月開始,我常常忘事,晚上老是睡不著……”一號樓的劉先生說,從那時開始他不斷出入醫院。“中醫、西醫都看了,說我心電圖有點不正常,心動過緩,其他沒有任何毛病。”
“我們一家3口入住小區不久,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精神不振、四肢乏力、失眠、掉發,明明身體乏得不行,晚上卻不到兩三點睡不著,早上又醒得特別早。”住在二號樓的吳先生在通訊公司負責市場業務,他自稱是個夜貓子,特貪睡,以前睡覺是雷打不動,要想早起就非得上幾個鬧鈴,但自從住在這里后,睡覺特別輕,早上不到6點就醒。更奇怪的是,只要一出差,香甜的睡眠就又回來了。
一號樓的楊女士入住3個月開始感到身體不舒服,隨后就開始發低燒,一燒就是兩個月,北京協和醫院的診斷結果是雙下肢浮腫和心律不齊。她17歲的女兒則經常流鼻血,經醫院診斷白血球只有3200(正常人應該在5000-10000,低于這個水平身體的免疫系統就會受損)。
一號樓的滕女士全家5口,身體狀況也不約而同地告急:老人血壓血脂升高,孩子莫名低燒……
據反映,最早入住的業主中逾40%有不同程度的身體不適,大家由開始的不以為然逐漸發展為恐慌和疑惑。
原因浮現:雙塔輻射嚴重超標
隨著時間的推移,不適的癥狀越來越明顯,有類似反映的居民也越來越多。今年4月的一個傍晚,一群居民在小區花園遛狗時又開始討論這件事。
“你們怎么買這里的房子啊?沒看到旁邊的兩座廣播塔呀,輻射強著呢,我們住在這里單位每個月都是給30塊錢電磁補助的。”在東潤楓景附近生活多年的東風農場職工樓一居民“插嘴”參與了大家的討論。
這句話讓在場的人感到震驚。業主開始了相關調查。調查發現:這兩座原被售樓小姐稱為“廢棄民航導航塔”的高塔竟是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正在使用、每天運轉近20小時的中波發射設備,兩座塔都有100多米高,東塔距東潤260米,發射功率為50千瓦;南塔距東潤400米,發射功率為100千瓦,相當于7.5萬部手機同時發射信號時的強度(每個手機以2瓦發射功率計)。
兩座發射塔始建于50年代初并一直使用至今。
為了更清楚地弄清情況,今年6月,100余戶業主自費請來了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的專家對小區環境進行檢測,檢測過程中排除了家裝污染的可能,報告結果令人愕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電磁波衛生標準》,適合人們長期居住的安全區環境電磁輻射值必須小于10伏/米,此次檢測中的42個測量點,30個測量點的電磁輻射超標。
不敢相信的業主又請了另一個具有國家認證資格的中國室內裝飾協會室內環境監測中心再次測量。結果,24個測量點中,依然有20個測量點超標。2號樓一個人們常去的大陽臺上,電磁輻射值竟然達到282-310伏/米,超出國家規定標準限值的30多倍!
業主維權 開發商再測輻射度
憤怒的業主們開始向開發商投訴,并自發成立了“業主維權委員會”。
業主稱,東潤楓景的開發商———北京天鴻集團寶潤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天鴻)有關負責人開始并未明確回復。今年7月,在業主一再要求下,開發商聘請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對小區(包括二期、三期和配套學校、配套醫院門診樓)進行了檢測,發現1214個檢測點中有32%超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電磁波衛生標準》規定的10伏/米的最高安全限值,在13號樓17層東南角平臺的測試值竟然高達333伏/米。
“兩座塔已經在這里立了近50年了,而我們小區最早的樓也是2001年才建成,開發商事先難道一點環境安全意識都沒有嗎?”很多業主十分吃驚。
疑惑多多的業主們查閱了相關資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電磁波衛生標準》規定:一級標準(小于10伏/米)為安全區,在該環境電磁波強度下長期居住、工作、生活的一切人群(包括嬰兒、孕婦和老弱病殘者),不會受到任何有害影響的區域;二級標準(小于25伏/米)為中間區,在該環境電磁波強度下長期居住、工作和生活的一切人群(包括嬰兒、孕婦和老弱病殘者)可能引起潛在性不良反應的區域;超過二級標準地區,對人體可帶來有害影響;在此區內可作綠化或種植農作物,但禁止建造居民住宅及人群經常活動的一切公共設施,如機關、工廠、商店和影劇院等。
東潤楓景是如何通過層層審批并最終建成的,成為業主們關心的問題。大家多次向開發商索要本小區立項時的環境影響報告書及竣工環境驗收報告,但開發商最后向業主提供的是北京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于2002年9月出具的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部分)。
專家解惑:輻射情況早已有之
8月23日,東潤楓景約兩百名業主聚集到一起聽了一堂特殊的課。主講人是國家環保總局電磁輻射環境影響評審委員會委員、中國電子學會電磁專業委員會委員趙玉峰教授。
“早在20多年前,現東潤楓景所在地旁的酒仙橋二中就曾因為學生遭到電磁輻射而被迫搬遷。”趙玉峰透露,上世紀70年代中期,酒仙橋二中在創辦幾年后出現學生、教師失眠、記憶力減退以及神經衰弱等癥狀;電磁輻射還使得學校的一些物理試驗無法正常進行。
趙玉峰告訴記者,后來,在有關部門幫助下,酒仙橋二中得以搬遷。趙教授表示,他曾經參與過學校搬遷的論證。
“超標電磁輻射對人體健康有較大影響,一是由于電磁波的熱效應,當吸收到一定量時人體就會出現高溫生理反應,導致神經衰弱、白細胞減少等病變。二是電磁波的非熱效應,當電磁波長時間作用于人體時,人體溫度沒有明顯提高,但是會出現如心率、血壓等的改變,失眠、健忘、脫發等生理反應。電磁波對人體的影響程度與輻射強度、頻率、時間、環境因素等有關;還跟個人的身體情況有關,一般情況下,對高層住戶、嬰幼兒、年老多病、體質虛弱者威脅較大。”趙玉峰教授介紹說,在一般正常的居民生活區,平均電磁輻射強度一般都低于1伏/米。
規委說法:目前正在調查此事
在向開發商討說法的同時,7月下旬,東潤楓景“業主維權委員會”將此事反映到首都規劃委員會。8月26日,6位業主代表來到規委,詢問對此事的處理進展。
規委建管一處的張立新副處長等3位官員接待了大家,并表示規委正在積極調查此事,并爭取給業主們一個書面答復。
張立新拿著厚厚的調查材料表示,規委非常重視此事。除了向開發商天鴻集團了解關于輻射的檢測材料外,還與北京市環保局進行了聯系。“我們需要其他相關部門的配合,因此調查需要一定的時間。”張立新表示,她非常理解業主們的處境,但解決問題需要一段時間。
“在這樣一個輻射超標的地區開發商品房,當初開發商是如何通過規委立項的?當初天鴻集團是否提供了環境評測報告?”一位業主尖銳向規委官員提問。
“把關立項的并非規委,而是計委。”張立新說,從2003年9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開始實施,也就說,今后建設項目必須進行環境影響預評,但以前,建設項目的規劃并沒要求必須做環境預評才能立項。
開發商:雙塔有望“拆遷”
“為了維護業主的利益,8月21日我們已經與北京人民廣播電臺簽訂了搬遷發射塔的協議。”昨天,天鴻董事長柴志坤表示天鴻正在積極解決這一問題。而對于業主們提出的幾個問題,柴這樣解釋:
首先,該項目是天鴻1998年從東風農工商公司接過來的,當時簽訂合作協議時對方已明確該地1997年立項時已作環境預評。盡管如此,天鴻于2000年與2002年分別委托清華大學環境系及北京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進行了環境測試,兩份環評報告都認為附近的輻射塔除了會干擾精密儀器工作,對人體健康不存在威脅。
其次,關于電磁輻射危害,國家有衛生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電磁波衛生標準》與環保總局的《電磁輻射防護規定》(最高輻射不得超過40伏/米)。東潤楓景小區的電磁輻射問題如果參照環保總局的標準,情況就不像業主說得那么嚴重。
柴志坤最后表示,盡管如此,開發商仍愿意承擔道義上的責任。目前,他們已經給一些反映輻射值高的住戶免費安裝了屏蔽網。為了最終解決此事,8月21日,天鴻與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正式簽訂了搬遷發射塔協議,并已成立一個聯合工作小組著手此事的具體落實。本報記者王玨王海濤